醫學技術指南
基本定義:通過穿刺針進入腹腔抽取液體的診斷或治療性醫療操作
臨床意義:用於腹水評估、減壓治療及病因診斷
評估不明原因腹水的性質
緩解大量腹水引起的呼吸困難
獲取腹水進行實驗室分析
"腹腔穿刺術"是臨床常用技術,主要用於肝病、腫瘤和感染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操作前需評估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計數。
Small volume (50-100ml) for laboratory tests
Performed with a 22-gauge needle
Focus on fluid analysis
大量引流(5-10L)以緩解症狀
使用16-18號穿刺針
重點是症狀緩解
確認適應症、排除禁忌症
無菌技術、超聲引導
發生率約1-2%
發生率<1%
絕對與相對禁忌
對凝血功能異常患者常規穿刺 (錯誤)
正確:嚴重凝血障礙(INR>2.0或血小板<50×10⁹/L)應避免穿刺
忽略患者血流動力學狀態 (錯誤)
正確:休克或不穩定患者應先穩定生命體徵
1. 適合(懷疑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
2. 不適合(無症狀輕度腹水無需穿刺)
3. 禁忌(血小板過低出血風險高)
1. 獲取知情同意
2. 超聲定位
3. 消毒鋪巾
4. 局部麻醉
5. 穿刺抽液
1. 加壓包紮,必要時縫合
2. 立即停止引流,補液支持
3. 評估感染,考慮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