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是什么意思

顾老师心理课堂

依恋

/yī liàn/
心理学名词 人际关系

基本释义:个体与他人形成的情感联结和心理依赖

理论起源:源自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 核心含义

心理学定义

指个体与特定对象建立的持久情感联结

依恋关系影响人的一生。
依恋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发展心理学

情感需求

人类基本的情感连接需求

依恋需求从婴儿期开始显现。
健康的依恋关系促进心理成长。
情感需求

行为模式

特定情境下的情感反应方式

依恋风格影响亲密关系质量。
不同的依恋类型表现出不同行为。
行为模式

"依恋"是心理学核心概念,最初用于描述婴儿与照料者的关系,现已扩展到成人亲密关系研究领域。

🔄 概念对比

专业表述

Attachment is a deep emotional bond.

Early attachment shapes personality.

This attachment style affects relationships.

中文解释

依恋是一种深层情感联结。

早期依恋影响人格形成。

这种依恋类型影响人际关系。

🔍 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
约60%人群

信任他人,关系舒适

回避型依恋
约25%人群

情感疏离,独立性强

焦虑型依恋
约15%人群

担心抛弃,过度依赖

类型特征:

形成因素

  • 婴幼儿期照料质量
  • 父母回应方式
  • 早期分离经历
  • 创伤性事件

🎯 影响因素

人际关系

影响亲密关系质量

依恋类型预测关系满意度
安全型依恋者更易建立稳定关系
婚恋关系

情绪调节

影响压力应对方式

安全型依恋者情绪更稳定
焦虑型依恋者易情绪波动
情绪管理

育儿方式

影响下一代依恋形成

父母的依恋风格影响子女
依恋模式可能代际传递
亲子关系

改变可能

稳定性: 成年后相对稳定
可塑性: 通过治疗可以调整

⚠️ 常见误区

不要混淆:

依恋就是依赖。 (错误)

正确:依恋是情感联结,依赖是行为表现

依恋类型终身不变。 (错误)

正确:依恋类型可能通过重要关系改变

✍️ 自我测试

简易自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你是否容易信任他人?
2. 独处时你是否感到焦虑?
3. 你是否害怕被抛弃?

1. 是→可能安全型;否→可能回避型

2. 是→可能焦虑型;否→可能安全型

3. 是→可能焦虑型;否→可能安全型

情境测试

想象以下情境你的反应:

• 伴侣暂时不回复消息
• 需要向他人求助
• 讨论关系中的问题

专业量表

推荐专业测试工具:

1. 成人依恋访谈(AAI)
2. 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
3. 依恋类型问卷(RSQ)

1. 需专业心理咨询师实施

2. 学术研究常用量表

3. 简易自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