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汉语课堂
基本释义:形容因害羞、不好意思而举止不自然的样子
词源:源自《诗经》"忸怩作态",形容女子害羞之态
形容因害羞而举止拘谨的样子
形容故意做作的不自然状态
形容内心拘谨放不开的状态
"忸怩"多用于描写人的神态和心理状态,可以表示自然的害羞,也可以表示做作的不自然,需根据语境判断。
小姑娘忸怩地躲在妈妈身后。
他忸怩了半天才说出实情。
这种忸怩作态的样子真让人看不惯。
中性用法:自然的害羞
中性用法:犹豫不决
贬义用法:故意做作
扭-尼(均为第三声)
描写害羞的样子
描述不自然的状态
表示放开拘束
忸怩和腼腆完全同义 (错误)
区别:忸怩可含贬义,腼腆只有褒义
忸怩只能形容女性 (错误)
正确:忸怩可以形容任何性别
1. 她忸怩地接过礼物,脸都红了。
2. 别忸怩了,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3. 他那种忸怩作态的样子真让人反感。
• 她腼腆地笑了笑,露出两个酒窝。
• 他忸怩作态的样子很做作。
• 孩子害羞地躲在妈妈身后。
1. 他大方地大声宣布获奖感言。(忸怩与大声矛盾)
2. 读作"niǔ ní"
3. 忸怩可以形容任何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