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汉语课堂
基本释义:形容不灵活、不流通或反应迟钝的状态
词源:"呆"指迟钝,"滞"指不流通,合指停滞不动的状态
指人或动物表情、动作迟钝不灵活
指资金、商品等不流通的状态
指生理机能反应迟缓
"呆滞"是常用汉语词汇,可用于日常生活、经济管理和医学领域。使用时需注意具体语境。
目光呆滞
资金呆滞
反应呆滞
形容眼神无神、不灵活
指资金积压不流通
描述反应迟钝缓慢
第一声 + 第四声
描述人的表情状态
描述流通状态
指生理反应
呆滞和迟钝完全同义 (错误)
正确:呆滞更强调静态表现,迟钝侧重反应速度
资金呆滞就是资金短缺 (错误)
正确:资金呆滞指资金积压不流通,不等同于资金不足
1. 他受到惊吓后,表情呆滞地站在原地。
2. 公司需要处理这批呆滞库存。
3. 检查发现患者瞳孔呆滞,反应迟钝。
• 呆滞:静态表现 / 迟钝:反应速度
• 呆滞:不流通状态 / 停滞:完全停止
• 呆滞:暂时状态 / 木讷:性格特征
1. 他思维敏捷,反应很快。
2. 这批积压资金周转很慢。
3. 呆滞读作dāi 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