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归心 成语解析

汉语成语词典

率土归心

shuài tǔ guī xīn
四字成语 褒义词

基本释义:天下百姓心悦诚服地归顺

词源:出自《尚书·大禹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核心含义

政治含义

形容统治者德政广施,民心归附

率土归心是古代对明君治世的最高评价
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可谓率土归心
政治用语

现代引申

指领导深得人心,群众自愿追随

这位企业家以德服人,使公司上下率土归心
优秀的管理者应当追求率土归心的境界
管理术语

文化内涵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思想

率土归心反映了儒家"仁政"理念
与"天下归心"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政治理想
文化概念

"率土归心"多用于正式场合,常见于历史评价、政治论述和领导力讨论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不恰当场合使用。

🔄 近义对比

近义成语

天下归心:侧重人心所向

众望所归:强调个人威望

人心所向:表达普遍意愿

区别说明

率土归心特指领土范围内全民归顺

强调地理范围+心理认同的双重含义

多用于描述政权或统治者的向心力

📜 典故出处

原始出处

源自《尚书·大禹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后经《左传》《史记》等典籍发展演变

典故演变

  • 先秦时期:表达地理疆域概念
  • 汉代以后:逐渐加入民心向背的内涵
  • 唐宋时期:定型为现成语义
《后汉书·光武帝纪》:"海内率土,归心于汉"
唐·杜甫《北征》:"率土皆王臣"

文化背景

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一统思想,与"仁政""德治"等政治理念密切相关。

🎯 现代用法

政治语境

评价领导人的执政成效

新政策实施后,呈现出率土归心的局面
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实现了率土归心
政论文章

企业管理

形容优秀的企业文化

这位CEO通过人性化管理达到率土归心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率土归心
商业管理

历史评价

分析王朝兴衰原因

贞观之治时期唐朝率土归心
分析历代率土归心的治国之道
史学研究

使用注意

适用对象: 国家、政权、组织等集体
感情色彩: 庄重褒义

⚠️ 常见误用

错误示例:

这个小团体内部率土归心 (范围过小)

正确:这个政党在全国范围内率土归心

他用武力使敌人率土归心 (违背自愿原则)

正确:他以德服人,最终实现率土归心

✍️ 应用练习

造句练习

1. 用"率土归心"描述盛世景象
2. 结合企业管理造句
3. 创作历史评价语句

1. 文景之治时期,汉朝政治清明,率土归心

2. 这家公司通过股权激励等措施,实现了员工率土归心

3. 分析唐太宗如何通过纳谏实现率土归心

辨析练习

比较下列成语的异同:

率土归心
众望所归
人心所向

范围:率土归心(地理+心理) > 人心所向(心理) > 众望所归(个人)

主体:率土归心(政权/组织) ≠ 后两者(个人/抽象)

程度:率土归心表示完全归顺,程度最深

改错练习

找出并改正错误:

1. 这个班级同学率土归心
2. 通过高压政策实现率土归心
3. 读作"lǜ tǔ guī xīn"

1. 这个班级同学团结一心 (范围过小)

2. 通过仁政实现率土归心 (违背自愿原则)

3. 读作"shuài tǔ guī xīn" (率字多音字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