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讦 的用法和发音

汉语词典

攻讦

/gōng jié/
动词 书面语

基本释义:揭露、指责他人的过失或隐私

词源:出自《左传》,"攻"指攻击,"讦"指揭发

📚 核心含义

揭露过失

公开指责他人的错误或缺点

攻讦他人隐私是不道德的行为。
Attacking others' privacy is immoral.
道德批评

政治斗争

在政治场合揭露对手的过失

两党互相攻讦,导致政局动荡。
The two parties attacked each other, causing political instability.
政治用语

法律指控

在法律程序中揭发他人罪行

原告当庭攻讦被告的违法行为。
The plaintiff denounced the defendant's illegal acts in court.
法律用语

"攻讦"是书面用语,多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政治评论、法律文书等。

🔄 用法对比

现代例句

媒体不应随意攻讦公众人物。

这场辩论变成了互相攻讦

他以攻讦政敌闻名。

古文例句

攻讦之风,自古有之。(《资治通鉴》)

小人好攻讦,君子贵包容。(《朱子语类》)

不以攻讦为能事。(《论语注疏》)

🔊 发音指南

普通话发音
/gōng jié/

工-杰(第一声+第二声)

发音要点:

常见发音错误

  • 读成"gōng jí"("讦"误读为阳平)
  • 读成"gòng jié"("攻"误读为去声)
  • 两字分读不连贯

🎯 常见搭配

互相 + 攻讦

表示双方互相指责

互相攻讦
mutual recrimination
常见搭配

恶意 + 攻讦

表示带有恶意的指责

恶意攻讦
malicious attack
贬义用法

公开 + 攻讦

表示公开场合的指责

公开攻讦
public denunciation
正式场合

语法注意

词性: 动词(及物)
语体: 书面语

⚠️ 易混淆点

不要混淆:

攻讦等于批评。 (错误)

正确:攻讦特指揭露他人隐私或过失,比一般批评更具攻击性

攻讦是中性词。 (错误)

正确:攻讦多含贬义,指不恰当的指责行为

✍️ 随堂练习

填空练习

1. 这场辩论最终演变成双方互相______。
2. 他因在报纸上______同事而受到处分。
3. ______他人隐私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1. 攻讦

2. 攻讦

3. 攻讦

造句练习

用"攻讦"造句:

• 政治竞选应避免人身______。
• 这篇报道有______之嫌。
• 他们停止了互相______。

改错练习

找出并改正错误:

1. 他对工作提出了攻讦意见。
2. 读作"gōng jí"
3. 攻讦是一种建设性批评。

1. 他对工作提出了批评意见。("攻讦"不用于建设性意见)

2. 读作"gōng jié"

3. 攻讦是一种攻击性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