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汉语课堂
基本释义:次日,第二天
词源:源自古代汉语,"翌"意为"次"、"第二"
指某一天的第二天
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表示"次日"
文学作品中使用增加文雅感
"翌日"是较为正式的书面用语,日常口语中更常用"第二天"或"次日"。在正式文件、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
活动原定今日举行,因雨改至翌日。
他翌日便离开了这座城市。
这份报告将在翌日提交。
The event was scheduled for today but postponed to the next day due to rain.
He left the city the following day.
This report will be submitted the next day.
第四声 + 第四声
表示具体时间的第二天
描述第二天的具体时段
表示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
翌日就是指明天。 (不完全正确)
正确:翌日是指某特定日期的第二天,不一定是"明天"
翌日和次日完全一样。 (有区别)
正确:翌日更书面化,次日可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1. 会议延期至翌日举行。
2. 他于翌日归还了书籍。
3. 风暴周二来袭,翌日便开始清理工作。
1. 原定周一举行的发布会因故改至翌日。
2. 我们第一日游览了故宫,翌日便前往长城。
3. 请各位代表于会议翌日提交书面报告。
1. 我们第二天去公园。(翌日不用于指明天)
2. 翌日是指某特定日期的第二天。
3. 他于翌日天没亮就出发了。(缺少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