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常 的含义和用法

传统文化百科

守常

/shǒu cháng/
成语 哲学概念

基本释义:遵循常规,保持常态

词源:出自《周易·系辞下》"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 核心含义

遵循常规

指按照既定的规则和传统行事

守常而不变,可以长久。
遵循常规而不改变,可以长久维持。
处世哲学

保持常态

维持事物原有的状态

君子守常,小人趋变。
君子保持常态,小人追逐变化。
行为准则

固守常规

有时含贬义,指不知变通

一味守常,不思进取。
只知道固守常规,不考虑进步发展。
批评用语

"守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既有积极意义(遵循正道),也有消极意义(不知变通),需根据语境判断。

🔄 用法对比

文言例句

圣人守常以应变。

君子守常,小人趋利。

不知变通,徒守常耳。

现代解释

圣人遵循常道来应对变化。

君子坚守原则,小人追逐利益。

不懂得灵活变通,只是死守常规罢了。

📖 出处典故

《周易》出处

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提出"常"的概念。

儒家阐释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克己复礼",体现了守常的思想。

道家观点

老子《道德经》"知常曰明",将守常视为智慧的表现。

历史演变

  • 先秦时期:作为哲学概念出现
  • 汉代:成为治国理政原则
  • 宋明理学:发展为重要道德规范

🎯 常见搭配

守常 + 处世

表示处世态度

守常处世
遵循常规的处世方式
褒义用法

不知 + 守常

批评固守常规

不知变通,只会守常
不懂得灵活变通,只会死守常规
贬义用法

守常 + 创新

辩证关系表述

守常与创新
遵循传统与创新发展
中性用法

语法注意

词性: 动词性短语
结构: 动宾结构

⚠️ 易混淆点

不要混淆:

守常就是保守落后 (错误)

正确:守常本义是遵循正道,需结合语境理解

守常与守旧完全相同 (错误)

正确:守常强调遵循正道,守旧强调拒绝变化

✍️ 随堂练习

翻译练习

1. 君子守常,小人趋利。
2. 一味守常,不思进取。
3. 守常而不变,可以长久。

1. 君子坚守原则,小人追逐利益。

2. 只知道固守常规,不考虑进步发展。

3. 遵循常规而不改变,可以长久维持。

造句练习

用"守常"造句:

• 褒义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贬义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性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圣人守常以应变,故能成其大。

• 他思想僵化,只会守常,毫无创新。

• 企业发展需要平衡守常与创新的关系。

辨析练习

判断正误:

1. 守常就是完全拒绝变化
2. 守常与守旧含义完全相同
3. 守常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1. 错误。守常本义是遵循正道,不排斥合理变化。

2. 错误。守常强调遵循正道,守旧强调拒绝变化。

3. 正确。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