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讯的法律含义和程序

法律知识百科

聆讯

法律术语 司法程序

基本释义:指司法机关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或质证的法律程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核心定义

司法程序

法院审理案件时听取当事人陈述的程序

法院将在下周举行聆讯
当事人应按时出席聆讯
诉讼程序

监管程序

监管机构听取企业陈述的审查程序

该公司已通过上市聆讯
聆讯结果是企业能否上市的关键。
金融监管

听证形式

行政机关听取意见的正式程序

该案件将举行公开聆讯
公民有权申请参加聆讯
行政程序

"聆讯"是正式法律术语,主要用于司法和监管领域。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但在法律文书中常见。

🔄 用法对比

法律文书用语

本案定于2023年10月15日进行聆讯

当事人未出席聆讯将承担不利后果。

上市聆讯委员会由5名委员组成。

日常解释

法院将在指定日期听取各方陈述

如果不到场参加听证,可能要承担不利结果。

企业上市的审核听证会由多位专家参与。

📝 基本流程

法院聆讯
1. 通知当事人
2. 核对身份
3. 陈述意见
4. 质证辩论
5. 宣布结果
上市聆讯
1. 提交申请
2. 准备材料
3. 现场答辩
4. 委员提问
5. 公布决定

流程要点:

时间要求

  • 法院聆讯通常在立案后30日内安排
  • 上市聆讯时间由监管机构确定
  • 行政聆讯应在法定期限内完成

🎯 主要类型

法院聆讯

司法审判程序中的听证环节

民事案件聆讯
刑事案件聆讯
司法程序

上市聆讯

企业上市前的审核听证

港股聆讯
IPO聆讯
金融监管

行政聆讯

行政机关的听证程序

行政处罚聆讯
行政许可聆讯
行政程序

程序区别

法院聆讯: 由法官主持,具有强制力
上市聆讯: 由监管机构组织,决定是否批准上市

⚠️ 易混淆点

不要混淆:

聆讯就是开庭审理。 (不完全正确)

正确:聆讯是审理的一部分,可能是预备性听证

所有聆讯都公开进行。 (错误)

正确:根据案件性质,有些聆讯可以不公开

✍️ 注意事项

参与准备

1. 提前准备书面材料
2. 熟悉相关法律规定
3. 准备可能的问题回答
4. 注意着装和礼仪要求

权利保障

• 有权委托律师陪同
• 可以申请不公开聆讯
• 对结果不服可提出异议
• 有权获得聆讯记录副本

常见问题

问:聆讯后多久出结果?
答:法院聆讯通常当庭或7日内,上市聆讯一般2-4周。

问:可以申请延期吗?
答:有正当理由可申请,由主持机关决定是否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