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 的解释和用法

汉语词典

附庸

fù yōng
名词 历史术语

基本释义:指依附于大国的小国或势力

词源:源自《左传》"附庸之国"

📚 核心含义

政治含义

指依附于强国的小国或势力

该国沦为强国的附庸
The country became a vassal of the powerful nation.
政治学

引申含义

指依附于他人或事物而存在的人或事物

这些艺术家不愿做商业的附庸
These artists refuse to be appendages of commerce.
社会学

历史含义

古代指依附于诸侯的小国

附庸之国需向宗主国纳贡。
Vassal states needed to pay tribute to their suzerain.
历史学

"附庸"一词多用于政治和历史语境,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表示缺乏独立性。

🔄 用法对比

现代用法

该国成为经济附庸

他不甘做别人的附庸

这些组织只是政府的附庸

历史用法

周代有许多附庸小国。

附庸需定期朝贡。

这些附庸没有独立外交权。

🎯 常见搭配

成为 + 附庸

表示依附关系形成

该国沦为经济附庸
The country became an economic vassal.
政治用语

附庸 + 国

表示依附国家

这些附庸国没有自主权。
These vassal states have no autonomy.
历史用语

附庸 + 风雅

固定成语

他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He is just posing as a lover of culture.
成语

语法注意

词性: 名词
常用结构: 做...的附庸

⚠️ 易混淆点

不要混淆:

附佣(错误写法)

正确:附庸

附庸与附属完全相同 (错误)

正确:附庸带有贬义,附属为中性词

📝 实用例句

1. 这个小国完全沦为邻国的政治附庸
This small country has completely become a political vassal of its neighbor.
2. 在封建时代,许多附庸国要向宗主国进贡。
In feudal times, many vassal states had to pay tribute to their suzerain states.
3. 他不甘心永远做别人的附庸,决心自立门户。
Unwilling to be someone else's appendage forever, he decided to start his own business.
4. 这些所谓艺术家不过是附庸风雅之辈。
These so-called artists are just culture poseurs.

✍️ 随堂练习

填空练习

1. 该国已经完全成为经济______。
2. 周代有许多______小国。
3. 他买书只是为了______风雅。

1. 附庸

2. 附庸

3. 附庸

近义词辨析

选择适当词语填空:

1. 这些______(附庸/附属)机构没有决策权。
2. 他不愿做别人的______(附庸/从属)。
3. 这是一个______(附庸/依赖)性强的小国。

1. 附属

2. 附庸

3. 依赖

造句练习

用"附庸"造句:

1. (政治语境)
2. (历史语境)
3. (成语使用)

1. 该国已成为超级大国的政治附庸。

2. 春秋时期有许多附庸小国依附于大国。

3. 他收藏古董不过是附庸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