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析:慢吞吞
📚 基本释义
1. 形容动作缓慢的样子
他走路总是慢吞吞的。
他总是慢悠悠地走路。
他总是慢悠悠地走路。
2. 形容说话或做事不慌不忙
她慢吞吞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她不紧不慢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她不紧不慢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3. 形容效率低下
这个项目进展得慢吞吞的。
这个项目进展迟缓。
这个项目进展迟缓。
💡 顾老师提示:"慢吞吞"是一个ABB式形容词,带有轻微贬义,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感情色彩。
🔊 发音指导
拼音:màn tūn tūn [màn tūn tūn]
发音要点:
- 第一个"慢"读第四声,发音完整
- 两个"吞"都读第一声,轻声处理
- 整体节奏:重-轻-轻
- 注意"吞"的韵母是"un",不要读成"en"
发音对比:
正确:màn tūn tūn(慢-吞-吞)
错误:màn tēn tēn(吞读成"ten")
💡 顾老师纠音:常见发音错误:
- 错误1:把"吞"读成"ten"(正确:tūn)
- 错误2:三个字都读成重音(正确:重-轻-轻)
- 错误3:把"慢"读成第二声(正确:第四声)
🎯 近义词解析
1. 慢悠悠 → 中性偏褒义,形容从容不迫
老人慢悠悠地在公园散步。
老人从容不迫地在公园散步。
老人从容不迫地在公园散步。
2. 磨蹭 → 贬义,指故意拖延
别磨蹭了,快迟到了!
别拖拖拉拉了,快迟到了!
别拖拖拉拉了,快迟到了!
3. 迟缓 → 正式用语,形容速度慢
他反应有些迟缓。
他反应比较慢。
他反应比较慢。
4. 拖沓 → 贬义,指办事不利索
这篇文章写得太过拖沓。
这篇文章冗长啰嗦。
这篇文章冗长啰嗦。
使用区别:
- 形容老人动作:多用"慢悠悠"(褒义)
- 形容工作效率:多用"迟缓""拖沓"(贬义)
- 日常口语:可用"磨蹭""慢吞吞"
📝 随堂练习
1. 替换练习:将划线部分换成合适的近义词
"他做事总是慢吞吞的。" → 他做事总是磨磨蹭蹭的。
2. 辨析使用: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
形容老人散步:慢悠悠(✓) 拖沓(×)
形容办事效率:迟缓(✓) 慢吞吞(✓)
3. 改错:找出使用不当的近义词
原句:这位百岁老人走路很拖沓。(不当)
修改:这位百岁老人走路很慢悠悠。(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