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成语解析

专业解读黄河文化 | 出处+释义+用法一站式教学

成语解析:中流砥柱

📚 成语释义

1. 基本含义

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任凭激流冲击,屹立不动。
比喻在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坚强力量

2. 引申意义

在动荡局势中能力挽狂澜的个人或集体。

3. 历史典故

出自《晏子春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后比喻独立不挠的精神。

💡 专家提示:"中流砥柱"常用来形容在困难环境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个人或力量,具有强烈的褒义色彩。

🔊 读音解析

拼音:zhōng liú dǐ zhù

注音:ㄓㄨㄥ ㄌㄧㄡˊ ㄉㄧˇ ㄓㄨˋ

发音要点:

  • "中"读第一声,发音清晰
  • "流"阳平,发音饱满
  • "砥"上声,注意转折
  • "柱"去声,短促有力

易错点:

常见错误读法:将"砥"误读为"底"(正确读法:dǐ)

💡 读音纠错:注意这些常见错误:

  • 错误1:"砥"读成"dī"(正确:dǐ)
  • 错误2:"柱"读成轻声(正确是去声)
  • 错误3:整体语速过快导致发音模糊

🎯 用法解析

1. 作主语

中流砥柱在黄河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喻核心力量的关键作用。

2. 作宾语

他是我们团队的中流砥柱。
形容骨干成员的支撑作用。

3. 作定语

中流砥柱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强调坚定不移的品质。

语法注意:

  • 常与"成为""作为""像"等词搭配使用
  • 多用于正式场合和书面语
  • 具有强烈的褒义色彩

📝 随堂练习

1. 造句练习:

用"中流砥柱"描述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2. 典故理解:

《晏子春秋》中关于砥柱山的记载说明了什么?

3. 改错:找出使用不当的句子

错误用法:这个小偷是中流砥柱(错误:褒义词不能用于贬义)

正确用法:这位老教授是我们学科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