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析:明
📚 基本含义
1. 光明(与"暗"相对)
明察秋毫
形容目光敏锐,连最细微的事物都能看清楚。
形容目光敏锐,连最细微的事物都能看清楚。
2. 明白、清楚
明辨是非
能够清楚辨别对错。
能够清楚辨别对错。
3. 公开、显露
明目张胆
形容公开大胆地做坏事。
形容公开大胆地做坏事。
4. 智慧、贤明
明镜高悬
比喻执法公正严明。
比喻执法公正严明。
💡 顾老师提示:"明"的核心意思是"光明清晰",在不同成语中含义侧重不同。注意区分"明"作为形容词和动词的用法。
🔊 发音指导
普通话发音:/míng/ [míng]
发音要点:
- 第二声阳平,声调上扬
- 双唇闭合发"m"音
- "ing"要鼻腔共鸣
- 注意与"名"(míng)、"命"(mìng)的区别
发音示范:
明珠暗投(míng zhū àn tóu)
明哲保身(míng zhé bǎo shēn)
💡 顾老师纠音:常见发音错误:
- 错误1:读成"mǐng"(正确:[míng])
- 错误2:忽略鼻音韵尾
- 错误3:声调不够上扬
🎯 成语用法
1. 明+名词结构 → 表示明显特征
明眸皓齿
形容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
形容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
2. 明+动词结构 → 表示清楚行为
明知故犯
明明知道不对却故意去做。
明明知道不对却故意去做。
3. 明+形容词结构 → 表示状态明显
明明白白
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语法注意:
- 可作定语:明镜、明日
- 可作状语:明说、明示
- 可作谓语:心明眼亮
📝 随堂练习
1. 朗读并解释: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2. 辨析成语:
明察秋毫 vs 明眸善睐
明哲保身 vs 明目张胆
3. 改错:找出使用错误
误用:他做事总是明明白白(形容人做事光明正大)
正确:他做事总是光明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