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析:卧薪尝胆
📚 成语释义
1. 原意(历史典故)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吴雪耻。
指越王勾践睡在柴草上尝苦胆,立志报仇的故事。
指越王勾践睡在柴草上尝苦胆,立志报仇的故事。
2. 现代含义
创业者要有卧薪尝胆的精神。
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3. 引申意义
他卧薪尝胆十年,终于获得成功。
形容忍辱负重,立志雪耻的坚韧精神。
形容忍辱负重,立志雪耻的坚韧精神。
💡 顾老师提示:"卧薪尝胆"的核心是"忍辱负重、发愤图强",使用时多形容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
🔊 发音指导
拼音:wò xīn cháng dǎn [卧薪尝胆]
发音要点:
- "卧":第四声,发音短促有力
- "薪":第一声,平调
- "尝":第二声,上扬
- "胆":第三声,先降后升
- 整体节奏:慢而有力,突出"尝胆"部分
易错点:
常见错误:将"尝"(cháng)读作"常"(cháng)或"厂"(chǎng)
💡 顾老师纠音:很多同学会犯这些发音错误:
- 错误1:"卧"读成第二声(正确:第四声)
- 错误2:"胆"读成第一声(正确:第三声)
- 错误3:整体语速过快,失去成语的厚重感
🎯 用法总结
1. 作谓语 → 形容艰苦奋斗
他卧薪尝胆十年,终于东山再起。
形容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
形容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
2. 作定语 → 修饰精神、岁月等
这段卧薪尝胆的经历让他成长很多。
修饰艰苦奋斗的时期。
修饰艰苦奋斗的时期。
3. 作宾语 → 与"需要""具有"等动词搭配
成功需要卧薪尝胆的毅力。
表示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表示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使用注意:
- 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
- 常与"十年""长期"等时间词搭配
- 带有褒义色彩,不用于贬义场合
📝 随堂练习
1. 朗读并解释: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后人。"
2. 造句练习:
用"卧薪尝胆"形容科研工作者的奋斗精神
3. 改错:找出使用不当的地方
原句:他整天玩游戏,真是卧薪尝胆。(错误:褒义成语误用于消极行为)
修改:他刻苦学习,卧薪尝胆三年终于考上理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