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成语故事

趣味学习中华成语 | 故事+寓意+应用一站式教学

成语解析:守株待兔

📚 成语故事

故事来源:出自《韩非子·五蠹》

从前有个农夫在田里干活时,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他高兴地捡回家吃了。从此他天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有兔子撞上来,结果田地荒芜了,再也没等到第二只兔子。

成语寓意

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寄希望于侥幸成功。
也讽刺那些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人。

💡 老师提示:给幼儿讲解时可以配合兔子玩偶和树桩道具,通过角色扮演加深理解。

🔊 读音指导

拼音:shǒu zhū dài tù

发音要点:

  • "守"是第三声,发音饱满
  • "株"和"待"都是第一声,发音平稳
  • "兔"是第四声,发音短促有力
  • 注意"株"不要读成"珠"

朗读节奏:

守(稍重) - 株(轻) - 待(轻) - 兔(重)

💡 老师纠音:小朋友常见发音问题:

  • 错误1:把"株"读成"猪"
  • 错误2:四个字读得一样重
  • 错误3:"待"读成第二声

🎯 用法示例

1. 批评不劳而获

学习要勤奋,不能守株待兔等着天上掉答案。

2. 讽刺死守经验

时代变了,做生意不能守株待兔,要主动创新。

3. 教育孩子要勤劳

宝贝,玩具不会自己收拾好哦,我们不能守株待兔

教学建议:

  • 适合年龄:4岁以上幼儿
  • 延伸活动:画"守株待兔"连环画
  • 相关成语:刻舟求剑、缘木求鱼

📝 互动练习

1. 故事复述:

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讲"守株待兔"的故事

2. 情景判断:

小明不写作业等着抄同学的,这是不是"守株待兔"?

小红每天坚持练习钢琴,这是不是"守株待兔"?

3. 成语接龙:

守株待兔 → 兔死狐悲 → 悲欢离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