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成语课堂

专业解析汉语成语 | 出处+含义+用法一站式教学

成语解析:带"猴"字的成语

📚 成语释义

1. 猴年马月

出处:民间俗语

含义:指不可知的年月或遥遥无期的日子

这事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啊!

2. 杀鸡儆猴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含义:比喻惩罚一个人来警告其他人

老板这次处罚迟到的小王,就是要杀鸡儆猴。

3. 沐猴而冠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含义:比喻外表装扮得像个人物,实际并不相称

他穿上西装也掩盖不了粗俗的举止,真是沐猴而冠。

4. 猿猴取月

出处:《五灯会元》

含义:比喻徒劳无功,白费力气

你这样盲目投资,无异于猿猴取月。

💡 顾老师提示:带"猴"字的成语多含贬义,使用时要注意语境。特别是"沐猴而冠"语气较重,慎用于当面评价。

🔊 成语读音

猴年马月

/hóu nián mǎ yuè/

杀鸡儆猴

/shā jī jǐng hóu/

沐猴而冠

/mù hóu ér guàn/

猿猴取月

/yuán hóu qǔ yuè/

读音要点:

  • "猴"字读阳平声(第二声)
  • "儆"在"杀鸡儆猴"中读jǐng(第三声)
  • "冠"在"沐猴而冠"中读guàn(第四声)
  • "猿"读yuán(第二声),不要误读为yuàn

💡 顾老师纠音:常见读音错误:

  • 错误1:"儆"读成jìng(应为jǐng)
  • 错误2:"冠"读成guān(应为guàn)
  • 错误3:"猿"读成yuàn(应为yuán)

🎯 用法总结

1. 猴年马月 → 表示遥遥无期

这个项目拖拖拉拉,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

2. 杀鸡儆猴 → 用于管理、教育场景

老师严厉批评了一个学生,目的是杀鸡儆猴。

3. 沐猴而冠 → 讽刺外表与实质不符

他穿上名牌也掩盖不了粗俗的谈吐,真是沐猴而冠。

4. 猿猴取月 → 形容徒劳无功

不切实际的目标就像猿猴取月,终究一场空。

使用注意:

  • "猴年马月"多用于口语,正式场合慎用
  • "杀鸡儆猴"多用于上级对下级
  • "沐猴而冠"含强烈贬义

📝 随堂练习

1. 造句练习:

用"杀鸡儆猴"造一个管理场景的句子

2. 成语填空:

他明明不懂艺术却装模作样地评论,真是______。(沐猴而冠)

3. 情境分析:

老板当众严厉批评了一个员工,其他员工都变得很守规矩。这体现了哪个成语的含义?

答案:杀鸡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