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成语课堂

专业解析汉语成语 | 出处+释义+用法一站式教学

成语解析: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成语释义

1. 基本含义

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比喻人生的价值有重大和轻微之分。

2. 现代解释

形容事物价值或意义存在巨大差异
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极有价值),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毫无意义)。

3. 四字谚语变体

"泰山鸿毛":常作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简称
这个选择关乎泰山鸿毛,务必慎重。

💡 顾老师提示:注意"泰山"象征极重,"鸿毛"象征极轻,形成鲜明对比。使用时多强调价值判断的差异性。

🔊 读音指导

标准读音:/huò zhòng yú tài shān huò qīng yú hóng máo/

发音要点:

  • "或"读第四声,两个"或"要清晰
  • "重"读zhòng(第四声),不是chóng
  • "鸿毛"连读时"鸿"稍重,"毛"轻声
  • 整体保持对比语气:"重-轻""泰山-鸿毛"

易错读音:

错误:将"重"读作chóng(应为zhòng)

错误:"鸿毛"读成"红毛"(注意"鸿"的发音)

💡 顾老师纠音:常见发音问题:

  • 错误1:漏读"或"字(成语必须完整)
  • 错误2:"泰山"读成"台山"(注意"泰"的发音)
  • 错误3:语调平淡,失去对比效果

🎯 用法总结

1. 评价人生价值

革命烈士的死重于泰山,叛徒的死轻于鸿毛

2. 形容事物重要性差异

同样是捐款,亿万富翁捐一万和穷人捐一百,意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 四字简写"泰山鸿毛"

这个决定关乎泰山鸿毛,你必须想清楚。

使用注意:

  • 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
  • 常与"人固有一死"连用
  • 现代也用于非生死场合的价值判断

📝 随堂练习

1. 朗读并解释: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2. 造句练习:

用"泰山鸿毛"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完整成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改错:找出用法错误

错误:这个包包的价格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不适合形容商品价格)

正确:这个历史抉择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