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成语课堂

专业解析成语知识 | 释义+出处+用法一站式教学

成语解析:不毛之地

📚 基本释义

1. 字面意思

指不长庄稼、草木的地方
形容极其荒凉贫瘠的土地。

2. 引申意义

比喻毫无价值毫无发展的地方。
也用来形容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

💡 顾老师提示:"不毛之地"中的"毛"指草木,"不毛"即不长草木。这是谜语"最荒凉的地方"的标准答案。

🔊 读音解析

拼音:bù máo zhī dì

注音:ㄅㄨˋ ㄇㄠˊ ㄓ ㄉㄧˋ

发音要点:

  • "不"读第四声,但连读时变调为第二声
  • "毛"读第二声,发音饱满
  • "之"轻声,发音短促
  • "地"读第四声,发音有力

💡 顾老师纠音:常见发音错误:

  • 错误1:"不"读成第一声(正确应为第四声变调)
  • 错误2:"之"读得过重(应为轻声)
  • 错误3:"地"读成轻声(应重读)

📜 出处典故

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

"赐我南鄙之田,不毛之地也。"

典故背景:

春秋时期,晋国将一块贫瘠的土地赐给郑国,郑国子产称其为"不毛之地",表达不满。

🎯 用法示例

1. 形容自然环境的荒凉

这片戈壁滩是真正的不毛之地,方圆百里寸草不生。

2. 比喻经济文化落后地区

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不毛之地,如今已变成现代化都市。

3. 用作谜语答案

谜面:最荒凉的地方(打一成语)
谜底:不毛之地

近义成语:穷乡僻壤、荒无人烟、赤地千里

反义成语:沃野千里、膏腴之地、鱼米之乡

📝 随堂练习

1. 用"不毛之地"造句:

示例:科技人员将这片不毛之地改造成了高产农田。

2. 成语接龙:

不毛之地 → 地大物博 → 博学多才 → ...

3. 谜语拓展:

最干净的地方(打一成语)→ 一尘不染

最遥远的地方(打一成语)→ 天涯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