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成语课堂

专业解析汉语成语 | 释义+典故+用法一站式教学

成语解析:带"目"字的成语

📚 成语释义

1. 目不忍睹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使人不忍心看。
地震后的惨状令人目不忍睹

2. 目不转睛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珠一动不动地盯着看。
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魔术表演。

3. 目空一切

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目空一切,实在不可取。

4. 目光如炬

形容眼光像火炬一样明亮,见识远大。
这位老教授目光如炬,早就预见了这个趋势。

💡 顾老师提示:"目"字成语多与视觉、眼光、见识相关,使用时要注意感情色彩,如"目空一切"是贬义,"目光如炬"是褒义。

📖 出处典故

1. 目无全牛

出自《庄子·养生主》,形容技艺纯熟,做事得心应手。

庖丁解牛时目无全牛,全凭感觉就能精准下刀。

2. 目送手挥

出自《晋书·王羲之传》,形容书法笔势飘逸自然。

王羲之写字时目送手挥,一气呵成。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目光炯炯、目瞪口呆
  • 动宾结构:目击耳闻、目无法纪
  • 并列结构:耳聪目明、眉清目秀

💡 顾老师讲解:很多"目"字成语源自历史典故,了解出处能更好掌握用法。如"目无全牛"就来自著名的庖丁解牛故事。

🎯 用法辨析

1. 近义成语对比

目不转睛 vs 全神贯注:前者强调眼睛不动,后者强调精神集中

目空一切 vs 目中无人:前者轻视事物,后者轻视他人

2. 适用语境

描写专注:目不窥园、目不交睫

描写傲慢:目无余子、目指气使

描写见识:目光远大、目光如豆

3. 常见搭配

令人+目不忍睹/目瞪口呆

保持+目不转睛的状态

显出+目空一切的态度

使用注意:

  • 注意褒贬色彩,如"目光如炬"褒义,"目无尊长"贬义
  • 部分成语书面语色彩浓厚,如"目送手挥"
  • 避免误用,如"目无全牛"不是真的看不见牛

📝 随堂练习

1. 填空:选择合适的"目"字成语

看到这场车祸的惨状,所有人都______。(目不忍睹/目不转睛)

这位年轻企业家______,很快就失败了。(目空一切/目光如炬)

2. 解释成语并造句:

目瞪口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连线:将成语与正确解释相连

目无全牛 · · 形容见识短浅

目光如豆 · · 形容技艺纯熟

目击耳闻 · · 亲眼看见亲耳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