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成语课堂

专业解析历史成语 | 典故+释义+用法一站式教学

成语解析:卧薪尝胆

📚 成语释义

1. 基本释义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报仇雪耻。

2. 典故出处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记载越王勾践兵败后卧薪尝胆,不忘国耻的故事。

3. 现代引申义

比喻为实现目标而艰苦奋斗
创业者需要卧薪尝胆的精神才能成功。

💡 顾老师提示:"卧薪尝胆"强调的不是简单的吃苦,而是通过自我激励来铭记耻辱、奋发图强。使用时要注意语境。

📖 历史典故

典故背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

主要人物:越王勾践、吴王夫差

典故详情:

  • 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打败
  • 勾践被迫到吴国为奴三年
  • 回国后睡柴草、尝苦胆,提醒自己不忘国耻
  • 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灭吴雪耻

原文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 顾老师解读:这个典故体现了:

  • 忍辱负重的政治智慧
  • 励精图治的治国方略
  •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 现代用法

1. 形容个人奋斗

卧薪尝胆三年,终于考上了理想大学。

2. 形容企业/团队发展

公司经历低谷后卧薪尝胆,终于重振雄风。

3. 形容国家民族复兴

中华民族卧薪尝胆,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使用注意:

  • 多用于正式、庄重场合
  • 常与"发愤图强""励精图治"等词连用
  • 不适用于日常小事

📝 成语练习

1. 造句练习:

用"卧薪尝胆"描述一个奋斗故事

2. 典故问答:

问:越王勾践为什么要"尝胆"?

答: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国耻

3. 辨析比较:

"卧薪尝胆"与"悬梁刺股"的异同:

同:都形容刻苦自励

异:前者强调不忘耻辱,后者强调勤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