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成语课堂

专业解析成语典故 | 出处+寓意+用法一站式教学

成语解析:守株待兔

📚 基本释义

1. 原意解释

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撞死
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寄希望于侥幸成功。

2. 现代寓意

形容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

💡 顾老师提示:"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是典型的寓言成语,常用来批评消极等待的思维方式。

📖 成语出处

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白话翻译:

  • 宋国有个农夫,田里有棵树桩
  • 一只兔子撞上树桩折断脖子死了
  • 农夫便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
  • 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 结果兔子没等到,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 顾老师解析:这个寓言通过夸张手法,讽刺了那些把偶然当必然的愚蠢行为,教育人们要主动作为,不能心存侥幸。

🎯 用法解析

1. 批评不劳而获

想靠买彩票发财简直是守株待兔

2. 讽刺墨守成规

市场竞争这么激烈,还守株待兔式的经营迟早要倒闭。

3. 告诫要主动进取

年轻人不能有守株待兔的心理,机会是争取来的。

语法特点:

  • 多作谓语、定语
  • 常与"像""如""似"等连用
  • 含明显贬义色彩

📝 成语辨析

近义成语:

坐享其成:强调不劳动而享受成果

刻舟求剑:强调不懂变通

反义成语:

主动出击:强调积极行动

随机应变:强调灵活应对

易混淆成语:

缘木求鱼:方法错误导致徒劳(vs 守株待兔是消极等待)

刻舟求剑:拘泥成法不知变通(vs 守株待兔侧重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