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成语课堂

专业解析中华成语 | 典故+意思+用法一站式教学

成语解析:负荆请罪

📚 成语释义

1. 基本解释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比喻诚恳认错,请求惩罚。

2. 现代含义

形容人勇于承认错误,主动承担责任的高尚行为。

💡 顾老师提示:"负荆请罪"强调认错的诚意和勇气,多用于正式场合或重大过失的认错。

📜 成语典故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典故内容:

  •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不服蔺相如地位高于自己
  •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忍让
  • 廉颇得知真相后,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
  • 二人从此成为生死之交

原文节选: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顾老师解读:这个典故体现了:

  • 知错能改的勇气
  • 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胸怀
  • 将相和则国强的道理

🎯 用法解析

1. 语法结构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例:他负荆请罪,获得了对方的原谅。

2. 适用场景

• 正式道歉场合
• 重大过失后的认错
• 历史题材作品
• 强调认错诚意的语境

3. 近义成语

引咎自责、肉袒面缚、谢罪请罚

4. 反义成语

死不认错、文过饰非、强词夺理

使用注意:

  • 程度较重,不适用于日常小错
  • 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
  • 使用时要注意场合和对象

📝 应用示例

1. 现代用法:

"这次项目失败是我的责任,我愿负荆请罪,接受任何处罚。"

2. 文学作品:

"他像古代廉颇一样负荆请罪,终于化解了多年的恩怨。"

3. 误用示例:

误用:"我不小心打碎你的杯子,现在负荆请罪来了。"
(解析:日常小错不宜用此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