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析:围魏救赵
📚 成语释义
1. 基本解释
指攻击敌人后方要害,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的战国时期著名战例。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的战国时期著名战例。
2. 军事含义
通过间接手段解围的军事策略
核心思想是"攻其必救",属于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
核心思想是"攻其必救",属于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
3. 现代引申
泛指通过解决根本问题来化解表面危机的智慧
在商业竞争、危机处理等领域广泛应用
在商业竞争、危机处理等领域广泛应用
💡 顾老师提示:"围魏救赵"的核心是"间接战略",与"调虎离山""声东击西"等计策有本质区别,重点在于攻击敌人必须救援的要害。
🏛 历史典故
发生时间:公元前354年
主要人物:孙膑、庞涓、田忌
完整故事:
- 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 齐国军师孙膑建议不直接救赵,而是攻打魏国空虚的都城大梁
- 迫使庞涓撤军回援,在桂陵设伏大败魏军
- 既解邯郸之围,又重创魏国主力
战略分析:
1. 精准判断:魏国精锐尽出,都城防御空虚
2. 心理战术:抓住庞涓必须回救的心理
3. 双重效果:既解围又歼敌
💡 顾老师点评:此战体现了孙膑三大军事思想:
- 避实击虚:不正面硬碰魏军主力
- 以逸待劳:在魏军回师途中设伏
- 攻敌必救:选择敌人不得不救的战略要地
🎯 现代应用
1. 商业竞争 → 打击对手核心业务迫使其放弃边缘市场
某手机品牌通过降价旗舰机型,迫使竞争对手放弃新开拓的低端市场。
这正是围魏救赵策略的现代应用。
这正是围魏救赵策略的现代应用。
2. 危机公关 → 通过解决根源问题化解舆论危机
某企业被曝质量问题后,不是简单道歉,而是全面升级生产线并公开流程。
这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式体现了成语智慧。
这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式体现了成语智慧。
3. 个人发展 → 突破瓶颈的思维方式
当职业发展遇到瓶颈时,与其在原有领域硬拼,不如培养跨界能力开辟新赛道。
这也是"围魏救赵"的变通应用。
这也是"围魏救赵"的变通应用。
使用注意:
- 必须准确判断什么是敌人的"必救之处"
- 需要充分的情报收集和形势分析
- 与"调虎离山"的区别在于是否攻击要害
📝 知识拓展
1. 相关成语对比:
"声东击西":制造假象迷惑敌人
"围魏救赵":攻击真实要害迫使敌人行动
"围魏救赵":攻击真实要害迫使敌人行动
2. 历史影响:
桂陵之战后13年,孙膑再次使用类似战术取得马陵之战胜利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专门分析过这个战例
3. 军事典籍评价:
《三十六计》将其归为"胜战计"第二计
《孙子兵法·虚实篇》"攻其所必救"的理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