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专业解析成语释义 | 发音+典故+用法一站式查询

成语解析:画龙点睛

📚 成语释义

1. 基本解释

比喻在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这篇文章最后一段的总结真是画龙点睛之笔。

2. 引申意义

指在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恰到好处的修饰或补充。
设计师在LOGO上添加的那一抹红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 专家提示:"画龙点睛"强调"关键性"和"恰到好处",使用时要注意语境是否适合。不能用于形容整体性的创作或大范围的改动。

🔊 发音指导

拼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注音:ㄏㄨㄚˋ ㄌㄨㄥˊ ㄉㄧㄢˇ ㄐㄧㄥ

发音要点:

  • "画":第四声,发音短促有力
  • "龙":第二声,音调上扬
  • "点":第三声,先降后升
  • "睛":第一声,平调且清晰
  • 整体节奏:2-2-3-1

易错发音:

错误:huà lóng diǎn jǐng("睛"读成第三声)

正确:huà lóng diǎn jīng

📜 成语典故

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龙,却不点眼睛。人们问他原因,他说点了眼睛龙就会飞走。人们不信,坚持要他点上。当他给其中两条龙点上眼睛后,顿时雷电大作,两条龙破壁飞去。

💡 文化背景:这个典故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神似胜于形似"的艺术观,强调艺术作品要抓住最关键的神韵。

🎯 用法总结

1. 作谓语

结尾的这句台词画龙点睛,使整部剧的主题更加鲜明。

2. 作定语

他在演讲中加入的这个历史故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 作宾语

这幅画就差最后几笔,需要画龙点睛

使用注意:

  • 多用于褒义语境
  • 常与"之笔"、"之效"等搭配使用
  • 不能用于形容整体创作过程

📝 随堂练习

1. 朗读并解释:

"他在报告结尾提出的建议,堪称画龙点睛。"

2. 成语接龙:

画龙点睛 → 睛目千里 → 里应外合 → ...

3. 造句练习:

用"画龙点睛"形容一个设计细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