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析:守株待兔
📚 成语释义
1. 基本解释
原指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撞上来,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寄希望于侥幸成功。
2. 出处典故
出自《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 近义成语
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缘木求鱼
4. 反义成语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自强不息
💡 学习提示:"守株待兔"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愿付出努力却希望获得成功的人,使用时多含贬义。
🔊 发音指导
拼音:shǒu zhū dài tù
发音要点:
- "守"读第三声,发音饱满
- "株"读第一声,注意zh的翘舌音
- "待"读第四声,短促有力
- "兔"读第四声,口型要圆
易错点:
1. "株"不要读成"珠"
2. "待"不要读成"带"
💡 发音纠错:常见错误发音:
- 错误1:读成"守珠待兔"(正确:shǒu zhū dài tù)
- 错误2:把"待"读成第二声
- 错误3:整体语速过快导致发音不清
🎯 用法示例
1. 作谓语
学习不能守株待兔,必须勤奋努力。
2. 作定语
这种守株待兔的心态最终会导致失败。
3. 作宾语
成功需要主动争取,不能守株待兔。
使用注意:
- 多用于批评消极等待的行为
- 可与"不能""不要"等否定词搭配使用
- 现代也用于形容等待机会的消极态度
📝 随堂练习
1. 用"守株待兔"造句:
"找工作要主动投简历,不能________。"
2. 成语接龙:
守株待兔 → 兔死狐悲 → 悲天悯人 → 人山人海
3. 改错:找出使用不当的句子
错误:"他守株待兔地努力工作,终于获得了成功。"
正确:"他反对守株待兔的工作态度,主张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