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基本释义:开辟;驳斥;避免;君主
字源:甲骨文象形,本义为"打开"
开拓、开发新领域
反驳、批判错误言论
古代指帝王
"辟"是多音多义字,读音不同含义迥异。读pì时多为动词,读bì时多为名词或形容词。
辟谣(驳斥谣言)
辟建新校区(开辟建设)
辟谷(道家养生法)
复辟(君主复位)
大辟(古代死刑)
辟雍(古代学宫)
第四声,气送音
第四声,不送气
驳斥谣言,澄清事实
开拓、开发新领域
君主复位,恢复旧制度
复pì (错误,应为"复bì")
辟bì谣 (错误,应为"辟pì谣")
"辟"作"君主"义时读bì,作"开辟"义时读pì
1. 辟谣
2. 开辟
3. 复辟
1. 复bì
2. 辟pì谣
3. 精p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