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回顾:2015中国成语大会
📚 赛事简介
1. 比赛概况
2015中国成语大会由中央电视台主办,是继2014年后的第二届成语文化竞技节目。
本届比赛吸引了全国高校精英和成语爱好者参与,展现了中华成语的博大精深。
本届比赛吸引了全国高校精英和成语爱好者参与,展现了中华成语的博大精深。
2. 比赛规则
比赛采用"双音节对抗"、"限时竞猜"等创新形式。
选手需在限定时间内准确解释成语含义并正确运用。
选手需在限定时间内准确解释成语含义并正确运用。
3. 文化价值
节目不仅考验选手的成语储备,更注重展现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
通过现代竞技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现代竞技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提示:2015年赛事特别增设"成语典故溯源"环节,深入挖掘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 精彩赛况
冠军队伍:北京语言大学代表队
最佳表现选手:张恒睿
经典对决:
- "双音节对抗"环节中"卧薪尝胆"的精彩演绎
- 决赛中"韦编三绝"与"悬梁刺股"的典故解析
- 选手对"沆瀣一气"等生僻成语的准确解释
- "看图猜成语"环节的创意表现
经典成语解析:
韦编三绝:形容勤奋好学
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 学习要点:通过比赛可以掌握这些成语技巧:
- 准确理解成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 掌握成语的正确使用语境
- 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
- 区分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别
🎯 成语解析
1. 卧薪尝胆 → 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为复国而卧薪尝胆。
本届比赛中选手对此典故的完整讲述获得评委高度评价。
本届比赛中选手对此典故的完整讲述获得评委高度评价。
2. 韦编三绝 → 形容勤奋好学
典出孔子读《周易》,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
比赛中选手准确指出了这一成语与孔子相关。
比赛中选手准确指出了这一成语与孔子相关。
3. 沆瀣一气 → 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出自宋代《太平广记》,选手在解释时还讲述了崔沆与崔瀣的典故。
这一生僻成语的正确解析展现了选手深厚的文化功底。
这一生僻成语的正确解析展现了选手深厚的文化功底。
赛事创新:
- 增设"成语接龙"环节考验选手反应能力
- 引入"成语情景剧"展现成语应用
- 专家点评深入解析成语文化内涵
📝 文化思考
1. 成语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通过成语大会,我们看到古老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的鲜活生命力。"
2. 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统成语 + 现代竞技 = 文化传承新形式
如何让年轻人爱上成语文化?2015成语大会给出了精彩答案
3. 学习建议:
从典故入手理解成语
在生活场景中运用成语
关注成语的感情色彩和适用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