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成语课堂

专业解析汉语成语 | 发音+典故+用法一站式教学

汉字解析:

📚 基本释义

1. 古代官吏的通称

《论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主应该以礼对待臣子,臣子应该以忠侍奉君主。

2. 表示臣服、归顺

《史记》:"诸侯皆臣服于秦。"
各国诸侯都臣服于秦国。

3. 谦辞,用于自称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原本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种。

💡 顾老师提示:"臣"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象人俯首屈膝之形,本义为奴隶,后演变为官吏的统称。注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变化。

🔊 发音指导

现代汉语拼音:chén [ʈʂʰən˧˥]

中古汉语拟音:/dʑiɪn/

发音要点:

  • 声母"ch"是卷舌送气清塞擦音
  • 韵母"en"是前鼻音韵母
  • 第二声阳平调,调值35
  • 注意与"陈"(chén)、"沉"(chén)等同音字区分

方言对照:

粤语:san4

闽南语:sîn

💡 顾老师纠音:常见发音错误:

  • 错误1:读成"chěng"(正确:[ʈʂʰən˧˥]
  • 错误2:声母不送气(正确应为送气音)
  • 错误3:韵母读成后鼻音"eng"

🎯 成语典故

1. 臣心如水 → 形容为官清廉

《后汉书》:"臣心如水,臣门如市。"
形容臣子心地清白如水,但府门前却车水马龙。

2. 称臣纳贡 → 表示臣服归顺

《三国志》:"孙权称臣纳贡,以求自保。"
孙权称臣进贡,以求保全自己。

3. 君臣佐使 → 中医方剂组成原则

《黄帝内经》:"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
治疗主症的药为君药,辅助君药的为臣药

历史典故:

  • 《尚书》:"臣作朕股肱耳目" → 臣子是君主的左膀右臂
  • 《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 君臣关系
  • 《韩非子》:"臣尽死力以与君市" → 君臣利益关系

📝 随堂练习

1. 解释成语:

"位极人臣"的含义

2. 古文翻译: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3. 辨析用法:

比较"臣服"与"称臣"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