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析:画龙点睛
📚 成语释义
1. 基本解释
这幅画最后几笔真是画龙点睛,让整幅画活了起来。
比喻在关键处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有力。
比喻在关键处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有力。
2. 典故出处
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四龙而不点睛,云"点之即飞去"。人以为妄,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
3. 现代用法
这篇文章的结尾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常用于形容在关键处用少量笔墨使整体效果倍增。
常用于形容在关键处用少量笔墨使整体效果倍增。
💡 顾老师提示:"画龙点睛"强调"关键处的少量精妙处理",使用时要注意语境是否适合这种比喻。
🔊 发音指导
汉语拼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发音要点:
- "画":第四声,短促有力
- "龙":第二声,阳平调
- "点":第三声,先降后升
- "睛":第一声,高平调
- 整体节奏:2-2-2-2拍
易错点:
不要把"睛"(jīng)读成"精"(jīng)或"晶"(jīng)
💡 顾老师纠音:常见发音错误:
- 错误1:"龙"读成轻声(正确:阳平调)
- 错误2:"点"读成第一声(正确:第三声)
- 错误3:四个字轻重不分(正确:四字均匀)
🎯 用法总结
1. 作谓语
这段话画龙点睛,使全文主旨更加鲜明。
2. 作定语
这个画龙点睛的结尾让演讲更加精彩。
3. 作宾语
设计师的这个改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使用注意:
- 多用于文学艺术领域
- 常与"之笔""之效"等搭配
- 褒义成语,不用于负面语境
📝 随堂练习
1. 朗读并解释:
"最后一句台词是整部戏的画龙点睛之笔。"
2. 造句练习:
用"画龙点睛"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改错:找出使用不当的句子
A. 这个错误简直是画龙点睛(×)
B. 老师的点评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