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析:画龙点睛
📚 成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比喻在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这幅画经过大师画龙点睛之笔,立刻栩栩如生。
这幅画经过大师画龙点睛之笔,立刻栩栩如生。
2. 成语出处
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3. 现代用法
常用于形容在文章、讲话或工作中,用简洁的语言或行动使整体效果更加完美。
王教授的总结发言画龙点睛,让整个研讨会更加精彩。
王教授的总结发言画龙点睛,让整个研讨会更加精彩。
💡 成语提示:"画龙点睛"强调的是在关键处用少量笔墨或行动就能产生巨大效果,使用时要注意场合和分寸。
🔊 读音指导
标准读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huà lóng diǎn jīng]
声调标注:画(huà) 龙(lóng) 点(diǎn) 睛(jīng)
发音要点:
- "画"字读第四声,短促有力
- "龙"字读第二声,音调上扬
- "点"字读第三声,先降后升
- "睛"字读第一声,平调
- 整体节奏:2-2-2-2拍
易错读音:
常见错误:将"睛(jīng)"读成"晴(qíng)"
正确读音:[jīng](前鼻音)
💡 读音纠错:很多同学会犯这些发音错误:
- 错误1:"画"字读成第二声(正确:第四声)
- 错误2:"睛"字读成后鼻音(正确:前鼻音)
- 错误3:四个字轻重不分(正确:轻重均衡)
🎯 用法总结
1. 作谓语 → 形容关键性的修饰
这段结尾画龙点睛,使全文增色不少。
2. 作定语 → 修饰关键部分
他那画龙点睛的建议让方案更加完善。
3. 作宾语 → 表示需要关键点
这个设计还差一个画龙点睛之笔。
使用注意:
- 多用于褒义语境
- 强调"少量但关键"的特点
- 不适用于描述大量改动
📝 随堂练习
1. 朗读并解释:
"这篇文章最后一段画龙点睛,使主题更加鲜明。"
2. 听录音跟读:
标准读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 这幅画需要画龙点睛的一笔
方言对比:注意区分前后鼻音
3. 改错:找出使用错误
错误用法:"他花了三天时间画龙点睛地修改了整篇论文"(错误:与"少量关键"矛盾)
正确用法:他在关键处画龙点睛地加了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