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成语课堂

专业解析汉语成语 | 读音+释义+典故一站式教学

成语解析:无底洞

📚 基本释义

1. 字面意思

传说中深不见底的洞穴
《西游记》中曾描写过无底洞的妖怪。

2. 比喻意义

比喻永远填不满的事物
赌博就是个无底洞,多少人倾家荡产。

3. 引申用法

形容欲望或需求无止境
他对权力的渴望就像个无底洞

💡 顾老师提示:"无底洞"的核心是"无法填满"的意象,使用时多带有贬义色彩,表示某种无止境的消耗或欲望。

🔊 读音指导

标准读音:/wú dǐ dòng/ [wú dǐ dòng]

发音要点:

  • "无"读第二声,发音饱满
  • "底"读第三声,转折明显
  • "洞"读第四声,短促有力
  • 整体节奏:中-低-高

易错发音:

错误:wú dí dòng("底"误读为第二声)

正确:wú dǐ dòng

💡 顾老师纠音:常见发音问题:

  • 错误1:"底"读成第二声(正确:第三声)
  • 错误2:三个字轻重不分(正确:重读"洞"字)
  • 错误3:"无"字发音不饱满

🎯 用法详解

1. 作主语

这个无底洞吞噬了无数财富。

2. 作宾语

他的贪心就像个无底洞

3. 作定语

这是个无底洞式的投资项目。

语法特点:

  • 多与"像""是""如同"等比喻词连用
  • 常搭配"填""投入""满足"等动词
  • 多用于消极语境

📖 典故出处

1. 古代文献记载:

《太平广记》记载:"山中有无底之谷,投物辄不见"

2. 文学名著引用:

《西游记》第六十回:"那怪住在无底洞中"

《红楼梦》:"荣国府就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3. 历史演变:

唐代:指实际存在的深洞

明清:逐渐发展为比喻用法

现代:完全成为固定成语

📝 随堂练习

1. 造句练习:

用"无底洞"形容一个现代现象(如:网络游戏充值)

2. 典故问答:

问:"无底洞"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名著中?

答:《西游记》

3. 改错:找出使用不当的句子

错误:他的善良像个无底洞(感情色彩不符)

正确:他的欲望像个无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