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成语课堂

专业解析历史典故成语 | 出处+故事+用法一站式教学

成语解析:卧薪尝胆

📚 成语释义

1. 基本含义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报仇雪耻。

2. 典故出处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记载越王勾践为不忘国耻,卧薪尝胆的故事。

3. 现代用法

比喻刻苦自励,立志雪耻。
卧薪尝胆三年,终于考上了理想大学。

💡 顾老师提示:"卧薪尝胆"强调的不是简单的吃苦,而是通过艰苦环境来警醒自己不忘耻辱、发愤图强的精神。

📖 历史典故

故事背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

主要人物:越王勾践、吴王夫差

典故详情:

  • 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打败,勾践被迫到吴国为奴
  • 回国后,勾践睡在柴草上,每天尝苦胆提醒自己不忘国耻
  • 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灭吴雪耻
  • 成语"卧薪尝胆"由此而来

相关成语:

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励精图治

💡 顾老师讲解: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 成功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
  • 暂时的失败不可怕,关键是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 自我激励是战胜困难的重要方法

🎯 用法解析

1. 作谓语 → 表示刻苦自励的行为

卧薪尝胆十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2. 作定语 → 修饰发愤图强的精神

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作宾语 → 表示需要的行为

面对挫折,我们需要的是卧薪尝胆,而不是怨天尤人。

使用注意:

  • 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使用较少
  • 常与"发愤图强""励精图治"等成语连用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滥用

📝 随堂练习

1. 用"卧薪尝胆"造句:

"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多年,终于重夺世界冠军。"

2. 典故问答:

问:"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

答:越王勾践

3. 成语辨析:

"卧薪尝胆"与"忍辱负重"的区别:

前者强调自我激励,后者强调忍受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