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语文课堂

专业解析成语用法 | 释义+造句+典故一站式教学

成语解析:画龙点睛

📚 成语释义

1. 基本解释

比喻在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这幅画最后添上几笔,真是画龙点睛之笔。

2. 出处典故

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龙不点睛,云"点睛即飞去"
这个画龙点睛的典故流传至今。

3. 现代用法

常用于形容文章、讲话或艺术作品的关键性修饰
结尾这段话对全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 顾老师提示:"画龙点睛"强调"关键处的精妙修饰",使用时要注意语境是否恰当,不能滥用。

🔍 用法详解

语法结构:主谓式/动宾式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

使用要点:

  • 多作谓语、定语
  • 常与"之笔""作用""效果"等词搭配
  • 不能用于负面语境
  • 不能写成"画龙点晴"

常见搭配: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 顾老师纠错:学生常犯这些使用错误:

  • 错误1:用于负面语境(×)这篇批评文章画龙点睛
  • 错误2:搭配不当(×)这个错误画龙点睛
  • 错误3:写错别字(×)画龙点晴

🎯 造句示例

1. 文章写作

文章结尾引用这句古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 艺术创作

设计师在LOGO上加了一抹红色,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3. 演讲表达

演讲最后的故事让全场听众动容,真是画龙点睛

近义成语:

  • 锦上添花
  • 点石成金
  • 妙笔生花

📝 随堂练习

1. 用"画龙点睛"造句:

(示例)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加的这个评语,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2. 判断正误:

这个错误让整件事画龙点睛了。(×)

导演在结尾加的这个镜头画龙点睛。(√)

3. 选择恰当用法:

A. 这个缺点画龙点睛

B. 这个建议画龙点睛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