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成语课堂

专业解析汉语成语 | 含义+出处+用法一站式教学

成语解析:带"然"字的成语

📚 成语释义

1. 恍然大悟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例句:经过老师讲解,他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2. 泰然自若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毫不慌乱。
例句:面对突发状况,他泰然自若地处理着每一个细节。

3. 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也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例句:走出山洞,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美丽的湖光山色。

4. 肃然起敬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例句:听完老英雄的事迹,大家都不禁肃然起敬

💡 顾老师提示:"然"在成语中常表示"的样子"或"的状态",理解时要结合整个成语的语境。

🔊 读音解析

标准读音:rán [ʐan˧˥]

发音要点:

  • 声母"r"要卷舌,类似英文"r"但更靠前
  • 韵母"an"要饱满,口型从开到合
  • 第二声阳平调,音调上扬
  • 在成语中通常读轻声

常见误读:

错误:读成"ran"(第一声)

正确:[ʐan˧˥](第二声)

💡 顾老师纠音:常见发音错误:

  • 错误1:不卷舌,读成"lan"
  • 错误2:声调读成第一声或第四声
  • 错误3:在成语中重读"然"字

🎯 用法详解

1. 作状语 → 修饰动词,表示状态

泰然自若地应对记者的提问。

2. 作谓语 → 描述主语的状态

听完这个故事,大家肃然起敬

3. 作定语 → 修饰名词

他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语法注意:

  • 多数"然"字成语为四字结构
  • 通常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
  • 部分成语有特定使用场景

📝 随堂练习

1. 用成语填空:

看到实验结果,教授________(突然明白的样子)。

2. 造句练习:

用"豁然开朗"描述一次顿悟经历

3. 改错:找出使用不当的成语

原句:他肃然起敬地吃完了午饭。(错误:情感不符)

建议改为:他津津有味地吃完了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