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析:与猴相关的成语
📚 成语释义
1. 猴年马月
指不可知的年月(就事情遥遥无期,不能实现而言)。
例句:这件事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啊!
例句:这件事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啊!
2. 杀鸡儆猴
比喻惩罚一个人来警告其他人。
例句:老板这次处罚迟到员工,就是要杀鸡儆猴。
例句:老板这次处罚迟到员工,就是要杀鸡儆猴。
3. 沐猴而冠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
例句:他虽身居高位,却沐猴而冠,毫无实权。
例句:他虽身居高位,却沐猴而冠,毫无实权。
4. 猿猴取月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例句:他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简直就是猿猴取月。
例句:他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简直就是猿猴取月。
💡 顾老师提示:猴在成语中多象征机灵、顽皮或虚有其表,使用时要注意感情色彩和适用语境。
📖 出处典故
沐猴而冠: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杀鸡儆猴: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杀鸡儆猴,杀一儆百。"
文化背景:
- 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机智灵活
- 十二生肖中猴排第九位
-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深入人心
- 成语中猴多用作比喻或象征
相关歇后语:
猴子捞月——空忙一场
猴子戴帽子——装人样
💡 顾老师讲解:使用猴成语时要注意:
- 猴年马月:多用于口语,书面语慎用
- 沐猴而冠:含贬义,形容人虚有其表
- 杀鸡儆猴:多用于管理、教育场景
- 猿猴取月:书面语色彩较浓
🎯 用法总结
1. 猴年马月 → 形容遥遥无期
这个项目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
2. 杀鸡儆猴 → 惩戒手段
老师严厉批评小明,就是要杀鸡儆猴。
3. 沐猴而冠 → 讽刺虚有其表
他虽穿着名牌,却沐猴而冠,毫无气质。
近义成语:
- 猴年马月→遥遥无期
- 杀鸡儆猴→杀一儆百
- 沐猴而冠→虚有其表
- 猿猴取月→徒劳无功
📝 随堂练习
1. 解释成语:
"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
2. 造句练习:
用"杀鸡儆猴"造一个句子
3. 成语接龙:
猴年马月→月___→___→___